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于12月2日-5日在重庆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办,重庆枢纽港产业园、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联合主办;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中机联华(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以“更好的装备 更美的世界——智能 绿色 融合”为主题,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制造业领军人物、行业机构代表齐聚山城,共话产业趋势,共谋产业发展。
2024装备制造业发展大会于12月2-5日在重庆举办。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邵美珍在国际合作圆桌对话交流会上,应邀围绕“绿色低碳”做主题发言。
邵美珍总领事指出,近期,中澳两国高层互动频繁,其中,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西的会见尤为引人注目。高层会晤不仅有助于稳定双边关系,还深入探讨了包括气候变化、能源转型以及经济贸易在内的多项合作议题。今年,两国还签署了关于气候变化的谅解备忘录,为未来的气候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邵美珍总领事表示,中澳两国在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展现出积极的合作态势。今年两国高层交流频繁,进一步巩固了中澳两国在气候领域的合作基础,并为未来的深入合作打开了新的窗口。“绿色发展与低碳”成为本次圆桌会议的焦点议题,凸显了中澳两国对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澳大利亚政府深刻认识到应对气候危机的紧迫性,并致力于与中国等合作伙伴共同努力,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扩大与深化。鉴于中国在全球挑战中的核心地位,中澳两国在全球向净零排放转型的过程中,将共同把握新的经济机遇,通过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等全球性挑战,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和绿色发展。
邵美珍总领事介绍,澳大利亚政府在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领域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旨在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比2005年水平低43%,并在国家电力市场中实现82%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为实现这些宏伟目标,澳大利亚政府正大力投资于相关项目,包括容量投资计划、氢能先驱计划和国家电网改造等。同时,中澳两国在净零排放转型中也看到了重塑区域和行业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巨大潜力,特别是在锂电池、太阳能、氢能和风能等领域,两国间存在着广阔的绿色贸易和投资合作空间,尤其是与中国的西南地区,如重庆等地的合作前景被普遍看好。
在自由讨论环节,三位发言嘉宾分别就各自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董事长王德成强调了离散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他通过分享技术创新实现热加工工艺绿色化提升的实际经验,展示了绿色制造的可行路径。王德成董事长还指出,装备智能化是离散制造实现智能化的核心,而标准化则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融合。中国正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推动绿色工艺和智能化装备的标准化,积极响应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尹宝良聚焦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做了交流发言。他明确指出,钢铁行业是全球碳减排的重点领域,并详细介绍了河钢在能源结构创新、工业结构创新以及材料技术创新方面的实践成果。尹宝良副总经理还强调了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跨领域合作和数字化协同在推动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兼副秘书长张秋鸿概述了中国电力装备行业在双碳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态势。他特别提到新能源领域的显著增长以及火电领域的低碳化改造进展,展示了中国电力装备行业在减少碳排放方面的积极努力。同时,张秋鸿总工程师还强调了电力装备行业与国际间的广泛合作,不仅涉及技术层面,还涵盖教育、报告等多个领域。他表示,中国电力装备企业正积极走出国门,推动行业低碳化发展,并愿意承担更多的国际减碳责任。
本次圆桌对话交流会紧密围绕绿色低碳这一核心主题,与会嘉宾深入探讨了如何有效推动装备制造业的绿色转型与低碳发展。讨论内容广泛,涵盖了从政府政策引导到企业具体实践,从技术创新的突破到国际合作的深化等多个层面。嘉宾们纷纷贡献出宝贵的经验和前瞻性的见解,共同认识到绿色低碳已成为装备制造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大家一致强调,为了实现这一转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推动行业迈向更加绿色、低碳且可持续的未来。
来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