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风电机组叶片螺栓断裂原因分析...
最新动态
风电机组叶片螺栓断裂原因分析...
2024-08-1390


导读

作者:金献凯,黄文兵,成 硕 ( 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000)

来源:《水电与新能源》2024年7月

摘要: 风电机组叶片螺栓断裂为日常运维过程中的一项难题。从叶片螺栓的设计质量、安装等方面进行问题排查,通过 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借助断裂螺栓与正常螺栓检测比对,确定叶片螺栓断裂的直接和主要原因是预紧力不足导致螺栓 与连接件在运行中存在相对位移并导致碰磨和挤压,螺杆表面损伤形成裂纹源引起疲劳断裂。安装时润滑剂涂抹不合 格对预紧力的影响,运输过程中螺栓外部损伤对预紧力的影响,维护期过长或维护力矩不当,风机长期存在振动、风况不 稳、极端环境等不确定因素也有重要影响; 并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相关建议。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投运时间的增长,机组故障问 题日益突出,特别是风机叶片螺栓断裂问题,直接影响 到风电机组的安全运行,严重时还会导致风机叶片掉 落和风塔倒塌事故的发生[1]。目前国内风电机组大 多存在叶片螺栓断裂问题,常规处理办法仅是更换新 的叶片螺栓,未进行断裂原因分析,断裂根本原因未查 清往往导致新更换螺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发生断 裂,如此往复,极大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将从 叶片螺栓设计、叶片螺栓质量、叶片螺栓安装等方面进 行问题排查,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2],深入探索 叶片螺栓断裂原因,给出相关处置建议,力求从根本上 解决螺栓断裂难题。 

1 叶片螺栓的设计与质量分析 

1.1 叶片螺栓 

    风电场叶片连接轮毂螺栓为 10.9 级高强双头螺 栓,规格为 M36×3×461 mm,螺杆直径是 Ф 26 mm 见 图 1,材料为 42CrMoA( 高级优质钢) ,最终热处理工艺 为调质处理,螺杆表面采用达克罗防腐处理。

1.2 宏观检查 

    螺栓断面基本与轴向垂直,大部分为黑色附着物 所覆盖,有少许锈红色,断面的圆周边缘和断面局部有 明显的摩擦痕迹并呈金属光泽,未见颈缩等显著塑性 变形现象,螺栓呈脆性断裂见图 2。螺栓断面形貌特 征类似低应力旋转疲劳断口,根据形貌特征将断面分 为四个区: 

1) 第一区。图 2 箭头所指处为裂纹源区,裂纹起 源于螺杆表面; 

2) 第二区。裂纹扩展前区,该区隐约可见疲劳弧 线,区内金属断面细腻、光滑,呈细瓷状; 

3) 第三区。裂纹扩展后区,面积约占整个断面的 70%,较第二区断面粗糙,该区后部有放射状纹路; 

4) 第四区。瞬时断裂区即最终断裂区,倾斜于螺 杆横截面( 斜断面) ,面积约占整个断面的 1 /5,瞬断区 面积占比较小说明螺栓在断裂时所受的应力不大。该 区颜色较深,为陈旧断口,显示该螺栓已经断裂失效一 段时间。

    螺杆表面在出厂时进行了达克罗涂覆处理,涂层 呈银灰色,螺杆表面的环形机加工刀痕较为明显,如图 3( b) ,紧接断面裂纹源的螺杆表面( 断口附近侧面) 色 泽光亮且平滑,有较强的反光性,已失去原先的银灰 色,有明显的碰磨痕迹如图 3( a) ,螺杆表面的达克罗 涂层和机加工刀痕已消失,在断裂螺栓的螺杆变径线 附近表面也发现了同样的碰磨痕迹见图 4 虚线框内。

2 光谱分析 

    采用 NITON XL3T 800 合金分析仪对断裂螺杆合 金成分进行光谱分析,结果见表 1。

    表 1 中 Cr、Mo 元素含量符合 GB /T3077-2015《合 金结构钢》关于 42CrMo 的规定,Mn 元素含量略高于 GB /T3077 要求的上限,由于 Mn 元素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提高钢的综合性能,其含量少量超出标准一般不会 降低材料性能,但有可能导致 MnS 夹杂物随之增加。 
3 非金属夹杂物评定 
    沿断裂螺栓截面切取金相试样磨抛后不侵蚀,用 Observe.A1m 金相显微镜观察非金属夹杂物形貌。图 5 显示螺杆表层以及中心位置主要为颗粒状夹杂物和 沿轧制方向分布的条形夹杂物,在邻近裂纹源的螺杆 表层发现粗大的颗粒状夹杂物见图 5( a) ,根据其形状 以及光学特征判定为含 Si 元素的氧化物。依照 GB / T10561-2005《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的测定标准评 级图显微检验法》可对夹杂物级别评定为 A2. 5B1. 5D2.0DS2.5 级,满足 GB /T 3077-2015 对高级优质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合格级别要求。

4 微观金相组织试验 
    分别在断裂螺栓和未断裂螺栓的螺杆部位切取横 截面试样,采用砂纸打磨、机械抛光,试样浸蚀剂为 4%硝酸酒精溶液,再用 Obsever.A1m 型金相显微镜观 察金相组织[3]。 
4.1 断裂螺栓横截面 
    图 6( a) 为螺杆表层组织( 断面裂纹源侧) ,图 6 ( b) 是螺杆心部组织,组织均为保留马氏体位向的回 火索氏体和少量块状铁素体,回火索氏体组织晶粒细 小,心部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较表面稍多; 组织中的碳 化物非均匀弥散分布,颗粒状碳化物沿原奥氏体晶界 形成团状和链状,螺杆表面和心部均如此; 在断面裂纹 源附近的螺杆表面发现脱碳现象,脱碳深度 40 μm 见 图 6( c) ,已超出 GB /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的允许值( 15 μm) 。

4.2 断裂螺栓纵截面 
    图 7 为断面裂纹源处纵向剖面的金相组织,靠近 断面的螺杆表面金属的组织有明显的塑性流变,显示 该处在运行中受到挤压,挤压变形方向指向螺杆断面, 裂纹源处的断面基本为穿晶发展。 
4.3 正常螺栓横截面 
    未断螺栓的螺杆表层及其心部组织见图 8,表层 组织为保留马氏体位向的细小、均匀回火索氏体组织。组织中的碳化物弥散分布,心部组织有少量块状铁素体,图 8( c) 为螺杆表面组织,未见明显的脱碳现象,螺 杆表面的达克罗防腐涂层严密完整,涂层厚度 48 μm。

5 断口微观检查和能谱分析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观察螺栓断口和螺 杆表面碰磨区域,图 9 为断面裂纹源区形貌,图 9( a) 虚线矩形框外侧的螺杆表面圆周轮廓线尚明显,框内 的圆周轮廓线被压平,进一步放大后见图 9( b) ,螺杆 表面的轴向纹路弯折向断面,显示螺杆该处表面受挤 压最为严重,表面金属在受到轴向碰磨和挤压后弯折 向螺杆内部,形成凹坑,且该处表面局部出现开裂。图 9 裂纹源区域中箭头所指的的突起处呈密集、连续的 颗粒状形貌特征,对该处和金属基体( 图 9( a) 中谱图 3 和 4) 进行元素成分能谱分析( EDX) ,能谱分析图及 分析结果分别见图 10 和表 2,根据表 2 判断颗粒状突 起应为含 Si 和 Al 的夹杂物( 氧化物) ,谱图 3 显示基 体成分含有 Zn,应为遗留的达克罗涂层。

    图 11 为 SEM 观察到的螺杆表面正常位置和碰磨 光滑位置的形貌,图 11( a) 显示正常位置的表面涂层 完好,机加工环形刀痕清晰、深度均匀; 图 11( b) 为裂 纹源侧面的螺杆表面碰磨区域,该区域机加工刀痕深 度变浅甚至消失,且表面密集分布着基本平行的摩擦条痕,摩擦条痕稍稍倾斜于螺杆轴向。

6 硬度检测 
    使用 HBE-3000A 布氏硬度计对断裂和未断裂 2 根螺栓的螺杆横截面进行硬度检测,其中断裂螺栓的 硬度检测面距断面约 15 mm,检测点编号 1 ~ 5 位置按 顺序由螺杆外侧至心部,检测结果见表 3。

    检测结果显示 2 根螺栓的硬度均在 GB /T3098.1- 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规定范围内 ( 10.9 级螺栓: 304~361 HBW) 。 
7 室温拉伸性能试验 
    由于提供的断裂螺栓的长度无法加工成标准拉伸 试样,只对未断裂螺栓进行室温拉伸性能试验,检测结 果见表 4,室温拉伸力学性能合格。

8 综合分析 
    宏观和微观检查发现断裂螺栓的螺杆局部与法兰 存在碰磨和挤压现象,断口分析确定断面裂纹源紧接 螺杆表面碰磨位置,金相显微镜观察到螺杆此处的表 层晶粒存在塑性流变,且扫描电镜在断面裂纹源区域 观察到由于挤压形成的凹坑,说明螺杆受挤压处承受 了较大的应力并导致表面损伤。由于叶片在运行过程 中,变桨、阵风和风切变等因素使得其连接轮毂的螺栓 不断承受交变载荷作用,且疲劳裂纹的萌生对部件表 面缺陷非常敏感,导致螺杆在表面碰磨损伤处衍生疲 劳裂纹并最终致使螺栓断裂,因此螺杆受到碰磨和挤 压导致表面损伤是螺栓断裂的直接原因。
    扫描电镜观察到螺杆碰磨区域有密集、平行的碰 磨条痕,说明连接螺栓有松动现象,在运行中螺栓与连 接件之间因此出现相对位移现象并发生碰磨,导致螺 杆局部受到碰磨和挤压,使螺栓承受额外弯矩、拉伸和 剪切等复杂的交变载荷。 
    在断面裂纹源区域的凹坑底部观察到较多含 Si、 Al 的夹杂物,由于夹杂物破坏了基体的均匀性和连续 性,在受力状态下螺栓基体和夹杂物界面处容易衍生 裂纹。断裂螺栓金相组织中沿晶分布较多颗粒状碳化 物,也会使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韧性下降,有利于裂纹 的扩展。
9 结论及建议 
    本次风力发电机叶片连接轮毂螺栓断裂的直接和 主要原因是预紧力不足,螺栓与连接件在运行中存在 相对位移并导致碰磨和挤压,造成表面裂纹的萌生,裂 纹在交变载荷的作用下扩展,导致螺栓发生疲劳断裂。在满足螺栓使用标准的情况下,预紧力越大,螺栓载荷 系数越小,螺栓使用寿命越长。预紧力不足主要有以 下原因: 安装时润滑剂涂抹不合格对预紧力的影响; 出 场后运输过程中螺栓外部损伤对预紧力的影响; 维护 过程异常对预紧力的影响,其中包括维护周期过长或 维护力矩不足; 其他环境因素,其中包括风机长期存在 振动、风况不稳、极端环境等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提 出相关建议: 若螺栓断裂未达到批次问题可采用更换 整机叶片螺栓; 若批量损坏或损坏频次增加属于共性 问题,可采取以下建议措施进行防控: 
1) 严格管控原材料质量和螺栓加工工艺; 
2) 严格按照定期维护手册的周期对螺栓进行紧 固及校验; 
3) 找出螺栓断裂区域,对此区域进行金属探伤检 测,早发现早更换; 
4) 更换叶片螺栓前检查螺栓外观是否受损、安装 时确保润滑剂及紧固胶涂抹到位; 
5) 与厂家共同讨论更换更高强度螺栓,增加预紧力。


来源:智能紧固件及紧固工具

编辑:朱光明  校对:孙超  审核:吕东显 
媒体合作: 13501198334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