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汽车集团赵俊平专业总师忆起往事,很长一段时间,汽车生产的制作工艺有许多被国外企业垄断,重要设备依赖进口,制造成本居高不下。
2003年,东风商用车发动机厂计划投入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用于生产一款重要发动机上的曲轴,其中有一台全自动曲轴感应淬火设备需要从国外引进,当时国内类似生产线都依赖国外进口,费用大概需要900万到1200万元。曲轴感应淬火的难点在于曲轴在淬火过程中常常出现零件变形量大,淬火层深不均,导致硬化层深无法达到一致,淬火技术达不到要求。当年,该全自动曲轴感应淬火设备在全国仅引进了5台,国内许多高校和企业单位组织的联合开发均以失败告终,研发过程困难重重。
能不能丢掉“洋拐棍”?赵俊平动了自己搞定这台设备的念头,全自动化曲轴感应淬火设备在当时是个趋势,赵俊平提前多年开始储备全自动设备的相关知识。终于在2005年,由赵俊平主持完成的《全自动曲轴感应淬火设备研制》项目,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项目中的自动上下料机构、负载浮动平衡机构、热处理变形控制技术、薄型变压器、工艺故障自动判断、淬火返修程序等在当时都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空白。该项目荣获东风汽车公司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度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2005年度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可见,全面学习感应热处理知识是多么重要,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皆来之不易。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不断提升专业技能是我们追求卓越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教育培训委员会于2024年7月29日-8月2日在大连市瓦房店市瓦轴图书馆内举办了热处理行业高技能人才强基计划—2024感应热处理技术专题培训班,并且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在让我们一同回顾这段充实而精彩的学习之旅!
本次培训班的四位授课大咖汇聚了业内的专家和教授,除了赵俊平总工,还有数十年如一日研究感应加热电源技术的资深教授陈辉明。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陈辉明
《晶体管式高频感应加热装置》GB/T10067.34-2015国家标准第一作者张就坤理事长。
无锡万领高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无锡热处理协会理事长张就坤
致力于实现一件产品=一百件产品=一万件产品,国内外首次实现了锥型内孔轴承环矫形模压感应淬火技术的闫满刚总经理。
北京亿磁电热科技有限公司闫满刚总经理
他们都为学员们带来了最前沿、最实用的感应热处理知识和技术。课程内容涵盖了感应热处理的原理、设备操作、工艺优化、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案例分享,让学员们能够快速掌握核心技能。
在培训班中,学员们展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无论是经验丰富的行业老手,还是初出茅庐的新手小白,都在这个培训班中找到了自己的成长空间。
泰坦爱迪姆机械制造(天津)有限公司工程师张青涛表示:“这次培训班各位老师从原理到实践剖析感应热处理关键点和失效,给我在供应商生产管理和质量提升有了很好的指导纲领”。
湖南星途航空航天器制造有限公司范姣工程师:“培训挺好的,特别是第一天早上赵老师的授课,学到很多东西。”
内蒙古科技大学杨礼林老师深有感触地说:“有幸参加了感应热处理专项培训,此次培训内容涵盖了感应加热的原理、?现场应用,失效分析案例、?设备及电源设计等多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学习机会。?培训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组织者的用心与专业。?培训环境舒适,?设施完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通过此次培训,?不仅对感应热处理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对实际应用中的设备及电源设计等方面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培训结束后,?瓦轴集团还为我们安排了现场参观,?增强了我们对轴承生产及热处理的现场认识。?总的来说,?这次感应热处理专项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感谢热处理协会提供的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也感谢瓦轴集团的热情接待。?相信?这次培训将对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有很好的帮助作用。?”
德阳市盛达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冯纪友认为专题讲座内容选择比较妥当,兼顾基础与提高,突出重点和难点。各位授课老师的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对于感应热处理技术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能够达到学以致用、提升技能的目的。
经过两天丰富紧张的学习和一天半的“高端轴承材料与热处理专题论坛”,学员们都顺利完成了培训课程,具备了相应的感应热处理工作的能力,培训课后我们对学员进行了考核,后续会给通过考核的学员们颁发的结业证书。
感应热处理作为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培训班,能够为行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推动感应热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同时,中国热处理行业协会也将继续关注学员们的后续发展,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感应热处理技术将会不断创新和完善,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热处理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