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钢奥氏体晶粒显示方法的优化
最新动态
钢奥氏体晶粒显示方法的优化
2025-11-106

      “晶粒度”是晶粒大小的度量。钢的晶粒大小直接影响着钢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晶粒度对钢的工艺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及热处理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是表现钢性能的重要依据。苦味酸溶液是直接腐蚀法最常用的晶界腐蚀剂之一,一般包含3种成分:浸蚀剂(苦味酸或苦味酸+盐酸等);稀释剂(乙醇)用于减少电离作用;缓蚀剂用于减少晶内腐蚀,提高晶粒度腐蚀的衬度。因此奥氏体晶粒度作为调质钢重要的一项综合性能影响因素, 其显示方法一直在不断探究和优化。

      笔者选取常用的45钢和20CrMoH钢,由检验检测机构的客户提供,均经过调质处理。在苦味酸腐蚀方法上对调质钢的晶粒显示方法步骤进行探究,旨在优化奥氏体晶粒显示方法,进而提高奥氏体晶粒度判定的准确性,对钢铁类检验检测机构和生产型企业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材料选择

1.1  试验仪器

   本文使用Thermo ARL4460型直读光谱仪,ZEISS Axio Imager.A2m材料显微镜。

1.2 化学成分

   选取45钢和20CrMoH钢两种材质,试样取样和制备按照GB/T4336-2016《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多元素含量的测定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常规法)》标准要求,用直读光谱仪进行分析,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1.3 试验材料的金相组织

    选取45钢和20CrMoH钢两种材质,试样制备、研磨和抛光按照GB/T13298-2015《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方法》标准要求,检验面用4% 硝酸酒精溶液腐蚀,用材料显微镜进行分析,其金相组织图如图1、图2 所示。

图片
图片

     试验结果表明,45钢和20CrMoH钢的金相组织均为回火索氏体+铁素体。

2

试验条件及方法

    此次显示奥氏体晶粒的试验所用的方法有3种,试样制备、研磨和抛光按照GB/T13298-2015《金相显微组织检验方法》标准要求,观察奥氏体晶粒所用的仪器为蔡司材料显微镜。

     常用方法1:4g苦味酸+1mL 盐酸+96 mL 乙醇+5~8g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室温浸蚀,浸蚀时间为0.5~1min,取出轻抛,冲洗,吹干 ,待观察。

    常用方法2:2g苦味酸+100mL 纯水+ 几滴海鸥洗涤剂。室温浸蚀,浸蚀时间为1min,取出冲洗,吹干,待观察。

     优化方法3:4g 苦味酸+5~8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0mL纯水,腐蚀剂溶液温度为80~90 ℃。试验试样浸入80~90℃腐蚀剂中,10s 后观察腐蚀面,腐蚀面出现大量红色氧化物后立即取出浸入清水中,用脱脂棉擦拭掉表面氧化物质,再次浸入80~90℃浸蚀剂中,10s再次观察腐蚀面,腐蚀面出现大量红色氧化物后立即取出浸入清水中,用脱脂棉擦拭掉表面氧化物质;此过程重复2~3次,直至腐蚀面变白且白色氧化物无法擦拭掉,取出试样在自来水下冲洗并轻微擦拭,用无水乙醇洗净,吹风机吹干,待观察。

3

试验结果

    分别用选取的45钢和20CrMoH钢的调质态对方法1和方法2的奥氏体晶粒显示效果进行试验比对。

3.1 试验结果

    方法1和方法2对45钢和20CrMoH钢的奥氏体晶粒显示试验如表2、图3、图4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采用方法1得到的奥氏体晶粒晶界线显示清晰,但基体组织较多,遮蔽了晶界;采用方法2得到的奥氏体晶粒虽能看到部分奥氏体晶粒晶界,但晶界线显示不完整,影响判断。

     采用方法3得到的45钢和20CrMoH钢的奥氏体晶粒结果如表3、图5、图6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45钢采用方法3中腐蚀时间为10、20s时得到的奥氏体晶粒显示不清晰,晶界线未完整显示,腐蚀时间为40s时奥氏体晶粒虽显示完整,但因基体组织过多,遮蔽了晶界,腐蚀时间为30s时的奥氏体晶粒显示最为清晰,且无基体组织遮蔽干扰。

    20CrMoH钢采用方法3中腐蚀时间为10s时奥氏体晶粒显示不清晰,晶界线未完整显示,腐蚀时间为30、40s 时奥氏体晶粒虽显示完整,但因基体组织过多,遮蔽了晶界,腐蚀时间为20s时的奥氏体晶粒显示最为清晰,且无基体组织遮蔽干扰。

3.2 试验分析

    采用方法1得到的奥氏体晶粒度较为清晰,但使用了盐酸和乙醇试剂,一定程度上增加试验的成本、危险性和对环境的污染性;方法2和方法3 腐蚀液均使用水作为溶剂,避免盐酸和乙醇的使用,一定程度减少试验的繁琐性和危险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了成本。

     采用方法1得到的奥氏体晶粒晶界线显示清晰,但基体组织较多,遮蔽了晶界;方法2得到的奥氏体晶粒虽能看到部分奥氏体晶粒晶界,但晶界线显示不完整,影响判断。方法1和方法2都存在腐蚀过程不易控制的问题,腐蚀温度较低,导致腐蚀速率较慢,一次浸蚀时间过长,导致对基体组织影响较大;方法3试验腐蚀液温度控制在85 ℃,45钢的腐蚀时间为30s时,其奥氏体晶粒显示最为清晰且基体组织最少,造成的干扰最小;20CrMoH钢的腐蚀时间为20s时,其奥氏体晶粒显示最为清晰且基体组织最少,造成的干扰最小。

    方法1和方法2在腐蚀过程中未能间隔一段时间取出试样擦拭掉表面氧化物,氧化物在表面大量堆积,阻碍了晶粒的腐蚀,方法3在腐蚀过程中控制腐蚀时间上采用分段腐蚀的方法,对腐蚀阶段的时间进行分段控制,每隔10s取出擦拭掉表面氧化物,避免氧化物堆积影响晶粒腐蚀,得到清晰晶粒形态的同时也避免了基体组织的出现,进而提高奥氏体晶粒度判定的准确性。

     其他的调质钢,如40Cr、2Cr13、42CrMo等可以参考本优化法进行腐蚀,显示奥氏体晶粒。

4

结论

    本文中的方法3为常用方法1和方法2的优化法,该优化法在腐蚀过程中提高了腐蚀温度,以及在控制腐蚀时间上采用分段腐蚀的方法,有效地避免基体组织析出,使得晶粒显示更加清晰。

    该优化法具有显示奥氏体晶粒成功率高、浸蚀时间短且易掌握、不易浸蚀出基体组织等优点。


作者:安徽江南钢铁材料质量监督检验有限公司●陈超

来源:热加工论坛

编辑:朱光明  校对:孙超  审核:吕东显 
媒体合作: 13501198334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