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从零起步到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科润如何一步步打破行业壁垒?如今,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它又将如何开启新篇章?
值此25周年之际,我们与科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聂晓霖女士展开深度对话,探寻科润的成长密码。
南京科润董事长 聂晓霖 女士
01 破局
25年,从“追赶者”到“定义者”
记者:聂总,科润成立初期正值外资品牌垄断中国工业介质市场,当时为何选择这条“难而正确”的路?又是如何理解“工业介质”这个概念的呢?
聂总:确实很难。90年代,国内高端制造业所用的热加工介质、清洗防锈剂等工业介质几乎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高昂。这种“卡脖子”之痛,让我们决心做中国人自己的工业介质产品。可很快现实又给我们浇了一盆又一盆的凉水。印象最深的是,创业初期公司曾因货款难以及时回笼,加之需再行投入资金购买原料等问题,导致资金周转严重受阻,企业面临生存困境。
但回顾科润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在多次绝处逢生中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我们的产品线从最初单一的热加工介质逐渐完善,最终形成了由热加工、金属切削及成型、涂装前处理、清洗防锈、钢铁轧制以及全生命周期系统运维服务组成的六大产品线。在此过程中,我们不仅主导制定了20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通过多项国家级认证,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获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荣获绿色制造科学技术进步奖、受用户信赖金属加工液奖等。就热处理领域而言,目前“科润”已成为了热加工介质的领导品牌,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说起工业介质,大部分人都会觉得非常陌生。其实,工业介质在工业制造领域用途非常广泛,凡是有制造加工的地方就离不开工业介质功能的发挥,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是“工业的血液”。工业介质在金属加工过程中起到冷却、润滑、清洁、防锈等作用,是金属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料,但是对于工件本身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它决定了主机的使用寿命甚至工业装备以及国防的安全。
02 硬核
藏在细分赛道里的隐形冠军逻辑
记者:我们都知道工业介质其实是属于典型的“小而精”的赛道,科润是如何做到25年持续增长的?
聂总:我觉得科润能够实现25年持续增长,主要体现在三个“坚持”上。
1. 坚持以技术驱动价值
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确认了“以技术驱动价值”的发展理念。25年来,一步一个脚印,奋勇向前。我们持续将每年销售收入的8%-10%投入研发,建立了“科润工业介质研究院”。该平台拥有3000㎡的CNAS标准研发实验室以及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同时与牛津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使我们的产品在性能和质量上始终保持领先优势。此外,我们建立了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以及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从原材料采购到生产过程,再到产品出厂,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严格把控,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100%,100%可追溯。
2.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无论是创业初期定制环保型水溶性淬火剂打破进口垄断,还是驻扎航空航天企业攻坚双金属腐蚀问题实现金属加工液国产化替代,科润始终坚持“问题在哪里发生就在哪里解决”的理念。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确保产品质量和及时交付,以及提供全方位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专业和用心。
3. 坚持人才优先战略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科润实施人才优先战略。据统计,科润近年来引进并培养高层次人才20余人,其中1名“国家万人”、4名“江苏省双创人才”、2名“江苏省企业博士后集聚计划”以及1个“南京市高端人才团队”。
通过持续地实施人才战略,科润目前已成为行业内首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人社部专家服务基地”、“江苏省金属加工介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03 温度
制造企业的“人文底色”
记者:作为一家企业的掌舵人,您的领导哲学对公司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您能分享一下吗?
聂总:可以用 “以人为本,合作共赢”来概括。以人为本,就是尊重每一位员工,关注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我坚信,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员工满意,才能客户满意,才能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创造更好的业绩。合作共赢,体现在我们与客户、供应商以及合作伙伴的关系上。我们始终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各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在公司内部,我也倡导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员工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协作,发挥团队的最大潜力。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挑战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04 远征
在“三化”中开启二次创业
记者:站在25周年的新起点上,南京科润将在这个细分赛道里进行哪些方面的精进与规划?
聂总:我们目前正在做四件事:
1. 聚焦高端智造,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高端智造已然成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但当前却面临着诸多“卡脖子”问题,如核心技术瓶颈、基础工业薄弱、产业链协同不足、绿色化转型压力等。作为绿色工业介质系统解决方案领航者,科润视以上难点、堵点为己任。一方面,我们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性能、绿色化、智能化的工业介质产品,满足高端智造对精度、效率和环保的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我们将深化与高端智造产业链的协同合作,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支持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此外,我们还将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领域,推动工业介质在这些领域的创新应用。
2. 绿色介质全生命周期的创新与探索
科润,致力于成为绿色工业介质的领航者,始终秉承“用流动的科技,助高端智造远航”的使命,以技术驱动价值。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收紧以及“双碳”目标的进一步推进,科润积极响应号召,不仅在“源头”上使劲,提供性能优异、寿命长的绿色环保工业介质,更在“过程”和“末端”发力,依托设备研发制造的雄厚实力以及丰富的工业介质应用经验提供介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以及工业介质管家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围绕“绿色化”、“专业化”、“系列化”的产品开发与应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产品与服务,从而帮助客户改善现场工况、优化生产环境,提高产品质量,提升运行效率。
3. 以人为本,持续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人才、技术、管理
站在科润25周年的新起点,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以人为本”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刻在企业基因里的生存法则。持续锻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对人才、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人才是根基,我们将持续吸引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机会,通过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技术创新是驱动力,我们将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管理是保障,我们将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工具,充分利用AI技术,提升管理效率和运营质量。通过人才、技术和管理的协同进步,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为员工提供更好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4. 走出国门,让中国品牌赢得更多海外市场的认可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进程的加速,我们也将通过线下会展+线上平台双线结合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出海模式,充分发挥出我们的技术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从而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KEHUN品牌国际影响力。
南京科润简介
南京科润工业介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5906),成立于2000年,致力于绿色工业介质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服务,提供钢铁轧制介质、热加工介质、金属加工及成型介质、表面处理介质、清洗防锈介质以及工业介质全生命周期系统运维设备等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科润主导制定了20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获得有效发明专利80多项,至今已为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海洋船舶、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军工、家电、电梯、齿轮、轴承、铝材等领域的3000余家工业客户成功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编辑:朱光明 校对:孙超 审核:吕东显